138-2654-2846

行业新闻

当前位置:主页  > 新闻中心  > 行业新闻  > 这则消息确实值得关注!10项照明领域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

这则消息确实值得关注!10项照明领域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

日期:2025-07-01 15:56

这则消息确实值得关注!10项照明领域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,这意味着相关领域的专家、企业、机构乃至公众都可以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中来。

以下是关于此事的关键信息和参与建议:


  1. 标准类型: 推荐性国家标准 (GB/T)。这意味着这些标准在发布实施后并非强制执行,而是作为行业最佳实践、技术指南和质量规范供各方自愿采用。遵守这些标准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、保障安全、促进兼容性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。

  2. 征求意见阶段: 标准草案已完成起草工作,现在进入关键的公开征求意见环节。这是标准制定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,目的是集思广益,确保标准的科学性、适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
  3. 涉及领域(推测): 虽然具体10项标准的名称未在此处列出,但照明领域的国家标准通常涵盖非常广泛的主题,可能包括但不限于:

    • 光源性能: LED模块、灯具的光效、光通量、颜色特性(显色指数、色温)、寿命测试方法等。

    • 灯具安全: 各类灯具(固定式、嵌入式、可移式、道路照明、景观照明等)的电气安全、机械安全、热安全等要求。

    • 控制装置: LED驱动电源、镇流器的性能、安全、能效、电磁兼容等。

    • 智能照明: 智能照明系统的接口、通信协议、互操作性、信息安全等。

    • 光生物安全: 灯具和光源对人体视网膜蓝光危害、皮肤紫外危害等的测量与评估。

    • 测量方法: 光通量、光强分布、颜色、频闪、闪烁等的标准测试方法。

    • 特殊应用照明: 教室照明、办公照明、医院照明、农业照明、汽车照明等特定场所的照明要求。

    • 能效要求: 灯具或光源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(虽然能效标准通常是强制性的,但测试方法或相关规范可能是推荐性的)。

    • 术语与定义: 统一照明领域的技术术语。

  4. 如何获取具体信息并参与反馈?

    • 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(务必在此日期前反馈)。

    • 标准草案的下载链接

    • 意见反馈的格式要求(通常需要填写标准名称、条款号、修改建议及理由)。

    • 指定的反馈渠道(通常是电子邮件地址或在线提交系统,有时也接受邮寄)。

    •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: 这是最权威的国家标准信息发布和征求意见平台。访问 http://std.samr.gov.cn/,在“征求意见”栏目或通过搜索功能查找相关照明标准。

    • 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站: TC224(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)是负责照明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的主要技术机构。访问其官方网站(通常可通过中国照明学会等机构链接找到)查看通知和草案下载链接。

    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/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: 有时也会发布重要标准的征求意见公告。

    • 官方发布平台: 这类征求意见的通知和标准草案文本通常会发布在以下官方渠道:

    • 查找方式: 在上述平台搜索关键词如“照明”、“灯具”、“光源”、“LED”、“光生物安全”、“智能照明”等,并限定在“征求意见”状态。

    • 反馈要求: 通知中会明确:

  5. 谁应该关注和参与?

    • 照明产品制造商: 了解未来标准要求,提前布局产品研发和生产。

    • 灯具设计师和工程师: 确保设计符合最新的安全和性能规范。

    • 检测认证机构: 掌握最新的测试方法和评判依据。

    • 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: 了解标准对其产品提出的配套要求。

    • 科研院所和高校: 贡献研究成果,推动标准技术进步。

    • 行业协会和组织: 代表行业整体利益提出建议。

    • 采购方和用户: 了解未来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基准。

    • 任何对标准内容有专业见解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。

  6. 参与的意义:

    • 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质量: 您的专业意见能让标准更贴合实际需求,更具操作性。

    • 维护自身/行业利益: 确保标准要求合理可行,避免不切实际的技术壁垒。

    • 提前了解技术趋势: 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。

    • 履行社会责任: 共同推动照明行业向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健康、更智能的方向发展。

行动建议:

  1. 立即访问上述官方平台(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首选),查找这10项照明国标的具体名称和征求意见通知。

  2. 仔细阅读标准草案,特别是与您工作或关注领域相关的部分。

  3. 在截止日期前,按照要求格式,通过指定渠道提交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(无论是支持、修改还是反对,都应附上充分的理由和依据)。







     如果你正在筹备出口业务,欢迎与东莞市安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直接沟通(0769-86057700/赵先生13826542846/13790607805)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东莞市安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拥有自建实验室,为广大客户提供各行各业的检测认证服务,深受广大客户信赖。


版权所有:东莞市安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063333号